由中央民族大学教务处组织的双创项目质量提升训练营在6月10日、11日两天对40多个项目进行系统梳理与指导的基础上,多个项目在导师的建议下,调整了项目方向与商业模式,使项目的创新更突出,目标群体更明确,产品和服务更有特点,整体可操作性更强。很多项目团队打算通过参加大赛的方式,进一步验证项目、聚拢资源。为此,很多学生主动找导师进一步辅导项目,与团队成员深度沟通完善项目,创业氛围在“56创”创新创业中心形成,打开了双创的自动模式!
地球村语言文化国际教育项目团队,除两名中国博士生外,都是外籍博士生,分别来自泰国、韩国、伊朗、缅甸等国家,他们共同打造了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速成模式,助力“一带一路”的中国企业对外籍员工的需求和商务交流需求。项目负责人郭晶在博士开题和出国研讨的多重压力下,从早上9点,工作到次日凌晨4点,带领团队成员反复推敲项目的商业模式,研究生院吴应辉院长也在深夜来到“56创”参与了项目的研讨,并给予了指导。
“SHAMUERKE”校园智能终端项目是由以哈萨克语专业学生为核心组建的团队,他们打造了对中亚国家提供基于北斗卫星服务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智慧校园终端产品和运营平台。团队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在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中亚国家的市场情况与个性化需求,采用产品输出、技术输出、模式输出、人才输出的方式,参与到了“一带一路”的建设中,该项目的实施可改善中亚国家的教育管理水平,将中国创造与中亚国家共享。由于是涉外项目,环节较多,同学们下课后都来到“56创”,共同研讨问题,设计产品,在14日凌晨完成了第5稿商业计划书。
多数创业项目都体现了中央民族大学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围绕着各民族历史文化创意、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艺术设计和创作、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等方向,挖掘项目机会、整合项目资源。在“56创”各个项目工作间和开放办公区,随处可见研讨项目的同学身影,在目一咖啡(学生自营的创业咖啡)的飘香中,也体现着中央民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氛围。
教务处组织的双创项目质量提升训练营还将在本周末持续,将围绕着商业路演、价值挖掘、商业呈现、项目整合等主题展开。创智汇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训练营提供了全程的内容服务与资源服务,在校领导指导与支持下践行了与中央民族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合作共建协议,共同打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样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源于网络,我们对于网络内容的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